本月初,钟飙携新作《腾云》参加了在伦敦巴比肯中心举行的“创意城市·2012伦敦美术大展”。谈到自己为奥运大展的最新创作,钟飙称个人的身体终会消亡,人类的梦想永无止境,奥运便是梦想的接力。


奥林匹克属于每个人


钟飙透露此次赴伦敦参展的作品为《腾云》,另一幅同系列作品《伯乐》正在中国美术馆参加“创意城市·2012伦敦美术大展”的北京特邀展。钟飙解释《腾云》是表达体育竞技带给人的巅峰状态,这种巅峰状态带来的高潮体验就是腾云的感觉。但这幅画的画面并不是穿着运动服或者是跑鞋的运动员,而是日常状态下的人。借此寄望这种巅峰状态不仅在赛场上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方式出现。 


对于《伯乐》,钟飙称:“对奥运这种竞技体育来说,伯乐去寻找千里马非常重要。但伯乐一旦离开,这些马就恢复了真实的全民健身的状态,不用去竞技,也不用伯乐来选择,快乐地运动着。”

说到奥运,不得不提到钟飙创作于2008年的巨幅绘画《奥林匹克》,后被伦敦一藏家收藏。钟飙说:“所谓奥运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梦想接力。我们以身体的形式来到世界上,追寻各自的梦想,从时间和空间中经过,然后离开。体育使我们可以走得更远。奥林匹克升华为一种精神,并赋予其崇高的仪式,以此昭示我们:个人的身体终会消亡,人类的梦想永无止境,只有用自强不息的身体和精神,才能完成属于自己那一段梦想的接力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奥林匹克属于每一个人。”

艺术就是以形显态

对于钟飙而言,艺术是用来勾画梦想的形态的,因此在他的创作中,技术是为创作服务的工具。而对于描述对象的选择,钟飙认为并不是刻意为之,而是在通往创作方向的路上应运而生的,就像GPS输入目的地后,行车途中相应的风景自动出现。

钟飙认为,艺术就是以形显态。现实深处存在着普遍联系,被认知到的部分就成为因果逻辑的常识,没有被认知到的部分称为潜移默化。所谓创新就是不断地把现实深处的秘密变成常识,把潜移默化的趋势变为潮流。


说起自己对于时空观认知的来源,钟飙回想起了自己大学的经历:“那一年毕业实习去了陕西、甘肃、山西,看到很多文物古迹、博物馆,深感震撼。但这些上千年前的文明遗迹与我们共存于今天,只是各自的生产日期不同罢了。我突然觉得,虽然当年肉身只有22岁,却仿佛一下子接通了古代,感到自己已是从远古走来的了。”


我用作品参与奥运

钟飙上学时,曾痴迷于足球,运动带给他的感觉是健康自然。他说:“我的作品《腾云》参加了伦敦为奥运会举行的美术展览,将我自己对奥运的理解展示给全世界,觉得很骄傲,这也是我参与奥运的一种形式。”


作者:胡兰杰


关闭